中秋遇雨夜将半素月流天可爱感予赋诗
云将长空斮絮晴,肤寸而合雨建瓴。阿香推车不知倦,雅意望舒无复明。
地行贱臣未辨诉,斜汉左界俄无声。虽非西园清夜乐,起予缥瓷来酌醽。
举觞婵娟听我语,樽下藉汝攻愁城。长令屏翳当令节,莫遣楚氛蔽明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雨夜的场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神话典故,表达了对明月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开篇用"云将长空斮絮晴"形容乌云像剪刀一样剪碎晴空,很快又合拢下起倾盆大雨。"阿香推车"借用雷神推雷车的典故,暗示雷雨不停;"望舒"是月神,却因乌云遮蔽而无法露面。这里用神话人物来写自然现象,既形象又有趣味。
中间部分写诗人作为"地行贱臣"(普通人)的无奈:银河渐隐,雨声淹没了其他声响。虽然不能像古代贵族那样在花园赏月,但诗人还是拿出青瓷酒杯自斟自饮。这里"西园清夜乐"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遗憾。
最后诗人举杯对月(虽然看不见),希望借酒消愁。他直接对雨神"屏翳"喊话:过节时别下雨啊!别让乌云("楚氛")遮住明月!这种直白的抱怨反而显得真挚可爱。
全诗妙在: 1. 把常见的下雨天写得活灵活现,乌云像剪刀、雨像倒扣的瓦盆 2. 用神话人物来讲天气,既有趣又显文采 3. 从遗憾到自我安慰,最后直接"吐槽",情绪层层递进 4. 在不能赏月的夜晚,依然保持诗意的生活态度
普通人读来会觉得:原来古人遇到坏天气也会郁闷,但他们连抱怨都这么有文采!这种将日常烦恼转化为诗意的能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