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河清县廨

小院闲亭长薜萝,鹿来穿径晚经过。
夕阳萧散簿书少,窗里南山明月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悠闲的公务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意趣和闲适情调。

前两句写的是工作场所的环境:小小的院子里有个安静的亭子,周围爬满了藤蔓植物。傍晚时分,竟然有野鹿悠闲地穿过小路。这说明县衙环境非常自然化,没有官府的森严感,反而像世外桃源。

后两句写工作状态:夕阳西下时,办公桌上要处理的文件很少(说明政务清简),从窗户望出去,能看到终南山和渐渐升起的明月。这里用"萧散"形容夕阳,既写光线柔和,也暗示心情轻松。

整首诗妙在把枯燥的官府生活写得充满诗意。通过鹿、藤蔓、夕阳、明月这些自然意象,展现了一个清闲自在的基层官员形象。最特别的是"窗里南山明月多"这句,把远处的山和月亮都"装"进了窗户,就像把整个大自然都请进了办公室,体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种把平淡公务写出诗意的写法,展现了古人"忙中偷闲"的生活智慧,也让我们看到古代官员生活中雅致的一面。

游酢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岁余,管勾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复知汉阳军,历舒、濠二州。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卒葬其处。酢操行纯粹,处事优裕,历官所至,民载之如父母。所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学者称廌山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