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绍远的作品,描写了诗人对书法和音乐的感慨,通过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首句“逸少池边发兴新”,指的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经在池边创作的情景。这里借用了王羲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新灵感和激动心情,就如同王羲之当年一样,在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
第二句“管城别作一家春”,管城指的是古代用来形容毛笔的别称。这里表示诗人像毛笔一样,能够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像是新的春天一般,带来了新鲜的艺术生机。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创作比作春天的新生,表达了对创新和个性表达的追求。
第三句“临风玉笛无人会”,这里的“玉笛”指的是精美的笛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在风中吹笛的优美画面。然而,他说这笛声无人能懂,仿佛是一种孤独的艺术追求。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说明他的艺术追求可能不被大众理解。
最后一句“鬒发空归想太真”,“太真”指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这里用她的典故,比喻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如太真般美好高洁的艺术境界。尽管诗人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充满了热情,但最终却只能独自一人去想象和追寻这种美好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描绘古代书法家、音乐、以及艺术境界的故事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新灵感、独特风格的追求,以及对高洁艺术境界的向往和孤独感。这些意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个艺术家在创作道路上的执着与孤独,以及对更高艺术境界的追求。
张子文
张子文,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俊子。高宗绍兴间知漳州。事见《杉溪居士集》卷九《答漳州交代张子文启》。今录诗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