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廿日琴沙偕方田诸君泛舟赏荔用前韵 其一

紫气朝来西入关,呼童早起落前滩。
残星几点野风细,晓鹊数声山月寒。
带露孤征沾旖旎,移阴久坐遍琅玕。
丹霞树底饶清话,气味真如幽谷兰。

惜别

绿彼柳斯,生于广陌。
迢迢者车,言归南国。
折此杨柳,以赠远人。
悠悠我思,天际停云。
昔我觏尔,雨雪盈路。
今者之别,华春已暮。
月生于西,日出于东。
驰波迅逝,孰长好容。
古昔哲人,寸阴聿脩。
彼懵愚人,惟数春秋。
灼灼瑶华,荣矣不复滋。
勉勉君子,脩勤贵及时。
道之云远,力靡倦而。
师有成训,永言念而。
翩翩鹡鸰,飞尚登于岸而。

赠沈尹北征(癸丑冬) 其八

生在太平时,四海无疆址。
南北游宦途,相去万馀里。
一朝分袂别,便是天涯事。
深秋八九月,鸿雁多南逝。
极目霄汉间,应有书来寄。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二

浔州山阁外,一见识英奇。兵法传司马,军心乐子仪。

等威隆外阃,声望震边夷。看看麒麟上,腰间未止犀。

送曹洞峰宪副陟广右(乙丑四月十五日) 其五

神龙入西州,西州三月雨。
渥泽被高低,浸润兼禾黍。
何时升中天,洗此炎天暑。
九州四海间,纤洪各得所。
大旱望同云,海滨尤延伫。

右江吟① 其二

春落桃花万片,宵悬桂月千山。
独酌偶成孤啸,不知身在云间(过雷塘)。

送叶蕴西归龙山 其二

缺月出三更,时起坐清啸。光霁满人间,谁领吟风调。

邵少湄折柬有楼台将送暑凉露报新秋之句用何诗飘洒欣然余怀走笔答之(丙寅七月七日巳刻对使) 其二

楼台将送暑,关塞已迎秋。
纨扇感无极,金兰气欲浮。
何时携好伴,樵月共清讴。
踏断四峰路,浑忘世外忧。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 其四

朝旭霞堪摘,澄湾翠欲浮。
百花开绿野,丹树拥清秋。
蚬艇来朝市,渔歌趁晚流。
翛然无一事,此地即瀛洲。

赠别 其二

灿灿野塘花,盈盈碧江水。
花开天地春,水满蛟龙起。
丈夫远游学,志量应无涘。
饱浥罗浮云,归去畴堪拟。
珍重远著鞭,脩途驰逸轨。

寄潘春楼年兄(己未孟冬七日次天津)

维此暮春,既多受祉。
邦家之光,薄言观者。
既见君子,岂乐饮酒。
顾我复我,亦孔之厚。
四月维夏,七月流火。
一日不见,子惠思我。
秋日凄凄,白露为霜。
天子命我,时迈其邦。
我独南行,忧心且伤。
显允君子,远于将之。
旨酒斯柔,称彼兕觥。
何以赠之,追琢其章。
既醉而出,出自东门。
眷言顾之,英英白云。
泉流既清,泛泛杨舟。
嗟我怀人,我心悠悠。
念彼硕人,在水一方。
怀之好音,不成报章。

赠大司马文峰陈老先生东归 其四

硕人应昌运,两秉南天钺。
涕泗拊疮痍,笑谈安臲卼。
巍碣镂人心,戎功耀金阙。
胡然逊硕肤,去弄沧溟月。
行乐且行乐,徵书在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