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陪侯侍御游洪岩用卢大参韵 其四

山巅搆孤亭,作者今何去。
荒蹊自牧童,樵歌云深处。

十六日偕胡余二守登柳州南楼小酌

寻乐而今更莫迟,青阳辞候已多时。遥看楚水无穷去,独倚南楼有所思。

驾鹤山前云淡澹,伏龙城畔草离离。三杯二守同清暇,千古风流应在兹。

送杜方伯入觐(甲子九月二十四日) 其一

显显方伯,屏此明都。
惠绥三年,嘉有丕谟。
天子曰归,来奏硕肤。
山川阻远,载驰载驱。
驾言送之,珠江之郛。

一苇所如四首(乙丑为何石川泛舟题) 其二 夏

五月炎飙起,沿江恣泮涣。
荔子满汀洲,丹霞纷烂熳。
行行出前津,白浪侵云汉。
舟人欣好风,举蒲不能按。
忽见船头舸,巨帆障天畔。
石湖西北来,澜翻太陵乱。
丁宁戒仆夫,吾帆但一半。
迟迟更迟迟,终然亦登岸。

春日观稼(太守周公祖有作)

春云淡荡春山晓,春风荏苒啼春鸟。
怀春几处答歌声,插秧儿女年何少。
行行冈尾又冈头,三三两两好风流。
二八娥眉偏巧笑,一双玉箸湛沧洲。
沧洲近午江潮长,乘潮小艇鸣兰桨。
姊妹来供饷午茶,嬉微坐转榕阴上。
共说今年定有年,蟊特不生高下田。
几日青苗弥一望,三春时雨更嫣绵。
归去来,筑场圃。
红梅熟尽荔枝丹,早稻鹅黄应如堵。
两岐六穗且纷纷,知是官人笃周祜。

十八滩杂咏 其十二

乘风终日下,奇眺眼全花。
截岸分山骨,中流合石牙。
千嶂浮虎兕,百里斗龙蛇。
锁断南来脉,英灵不可涯。

走笔奉和匡南见寄 其二

野趣围芳径,晴云递碧空。
歌翻花坞外,人在竹舡中。

寿陈唐山七十一① 其六

看君已白发,步履尚便便。
借问龄几何,七十又多年。
杯酒随后生,长日竟追欢。
图书不尽意,悠悠细讨论。
道心乃如此,精神即大丹。
阴功行已满,终须骖紫鸾。

入三里同吴州守王县尹观凤化城二首 其二

夕阳车马到林邱,环眺荒城起远愁。
人在右江仍入洞,节逢端午失操舟。
山风次第吹云散,涧水当门带月流。
浴罢童冠三两辈,细听榕下纳凉讴。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 其五

交梨大如斗,火枣围盈尺。
缤纷荐寿筵,共映蟠桃赤。

短行歌

我行端州,三年六度。
载见君子,不改其步。
乃如之人兮,霭阳春兮。
渊乎是类,吾不知其里。
炎天久坐,使我忘暑。

用陈唐山韵送艾陵林先生北上三首 其二

冷冷江上风,皎皎江中月。
弄月更吟风,几立师门雪。
昨日山间来,今朝山外别。
别我二三子,驱马朝金阙。
禹稷际昌时,颜闵乐高栖。
神龙敷雨泽,冥凤渺德辉。
显晦各有适,殊途乃同归。
不见冬与夏,裘葛各异衣。
翩翩青袂去,好语何由聚。
送远思凄清,北风吹庭树。
乱叶振北风,萧萧下前署。
茫茫宦海深,畏途知几处。
滩头白浪高,愿公且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