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堪挽诗 其一

移国属大盗,决藩自名流。
罪首张与汤,倒行覆神州。
惟君揭大义,华管霄壤侔。
海隅始相见,世外深绸缪。
忆与散原翁,冲雪凭高楼。
三士共残年,冷啜酒一瓯。
君意极凛烈,信道无疑犹。
沉霾甘死前,已自堪千秋⑴。

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 其三

万事皆鸡肋,还悲去日多。
芳樽荐野葛,风味妙如何。

点绛唇 秋海裳

点点愁红,分明一幅秋心院。
十分幽怨,只是无人见。
露重烟迷,倩影凉风颤。
年光换,几回泪泫,犹有肠堪断。

湖居与苏庵结邻次苏庵韵

板舆佳日住湖滨,春满楼台气象新。盈室芝兰为世瑞,小园雨露得天均。

共看寿母传图画,留与他年说蒋陈。海水群飞豺虎乱,约君物外永相邻。

苕雪治芗作诸葛武侯诗余有感于当时人才之乏亦拟一首

英彦乘时各有投,酬知晚出佐残刘。
同心傥可关张并,替手难为费蒋俦。
狼狈东行思孝直,艰难上士得凉州。
擎天孤柱终何济,遗恨悲凉泪不收。

残菊次韵立之

小楼残菊伴淹留,卧起都忘岁月遒。
自笑后时容爱晚,早成相负敢矜秋。
青霞郁意回馀绮,冷月招魂淡一钩。
解道孤芳擅天地,骚怀端合付冥搜。

四月十五日田伏侯同年约崇效寺看牡丹予晨往主客皆未集次日晤李猛庵丈言是日到最后席散客已尽矣独坐成咏因忆昔与半塘老人来游恰亦四月十五日感怀三首予因和之 其二

不惜便归去,轻与来岁期。
昔年当花时,踊跃犹悔迟。
花开到花落,憔悴伤春词。
如今异哀乐,开谢了不疑。
未见怯烂漫,既见去若遗。
随缘徇物我,过眼酬芳姿。
人笑看花勤,痼慵中心脾。
此寺曾几来,岁岁改情思。
思之遗泪落,亦不知何悲。

秋日同李伯虞左笏卿周沈观丈访菊太清观不得遂至龙泉寺归过酒楼小饮周丈有诗次韵

节寒气逾爽,逸兴当秋阑。
轻车赴晚道,影堕苍茫间。
当年亭馆地,今日斜阳宽。
灵宫访秋菊,落叶空池坛。
回步过萧寺,著履苍苔乾。
长松抗高阁,杂卉迤修栏。
龙蛇动四壁,赞赏生微叹(壁悬翁叔平相国书。)。
文字为小技,今成空谷兰。
历历钟梵音,诸天度凰鸾。
地清坐忘暝,茶歇神初完。
妙境如追逋,眩瞥迹已残。
归车就市饮,嘈切千指弹。
一心造喧寂,同境殊悲欢。
百年非可知,放怀寻所安。

九日约愔仲说饼

无边落木气萧骚,深拥熏炉怯缊袍。
风物凄清宜说饼,心情寥落敢题糕。
相看且喜芳尊满,求祓曾无藕孔逃。
把菊胡床惟一醉,方知栗里是人豪。

落叶和闻宾门 其一

瑟瑟西风独闭关,平林一夕损霜颜。
秋魂未冷冬青树,画笔空存浅绛山。
楚泽芳心纷自警,燕台倦客几时还。
退之惊起汍澜夜,飞辙青冥未许攀。

夏日即事

低檐暂歇雨淙淙,喜曝衣乾语鹊双。
小落伊威妨倦枕,斜飞野马界晴窗。
生涯曲几残经卷,食籍寒菹老瓦缸。
无用寻山参佛祖,见闻灭尽我心降。

春日杂述 其四

卓矣吾强志,天乎遂永辞。
无言存至爱,攻错胜严师。
援救人心溺,扶持圣域危。
遗书易亡佚,一发欲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