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德

扬州有唐代古槐,枝干半枯而绿叶婆娑,传为槐安国之原型

枝干如铁又经春,游客纷来辩假真。
惟有老槐无一语,笑看代代梦中人。

与成都自贡诸诗友茗饮重庆叙旧茶楼,楼即陪都空军俱乐部旧址,凭窗俯看当日珊瑚坝机场,已荒草丛生矣,启宇兄诗先成,谨赓原韵

陪都事往逐波流,江畔空馀旧阁楼。
春梦金陵成痛史,夕阳字水动新愁。
偶分险韵歌三叠,且对高朋醉一瓯。
说与路人浑不识,当时冠盖满渝州。

峨眉山杂咏八首 其七

深渊万丈客心惊,绕树穿云拄杖行。
拦道山猿挥不去,牵衣觅食自多情。

浣溪沙 蒙自南湖遇雨

哀牢山前一霎风,墨云翻滚忽遮空,南湖骤雨太匆匆。
缥缈亭台烟水里,仓皇形影避趋中。
画楼犹在小桥东。

丁亥九日霍山登高与中镇社友同用小杜九日齐山登高韵

登高惟见白云飞,节近清秋玉露微。
连夜雨催山菊放,半空风送雁宾归。
长烟大野生虚象,古道平林入夕晖。
为爱霜枫颜色好,故教红叶拂缁衣。

冬夜独坐十叠韵 其五

狂吟且尽此时欢,况复茫茫岁已阑。
独我登楼看月出,由他止渴说梅酸。
九州一统高歌易,万马齐喑下笔难。
冬去春来机又伏,丹心如火可驱寒。

踏莎行 武汉东湖

拂柳风轻,绕桥水澹,小舟放棹瑶池畔。
东湖景色四方无,长堤碧树连银汉。
品茗花间,观鱼曲岸,遥闻白鹭声声唤。
廿年难写此时情,明朝别去两分散。

秋日五首 其二

松风古调对谁弹,佳句成时独自看。
小巷蜗居身局促,中年蓬转路艰难。
少陵无日忘忧国,太白终生不拜官。
又是乾坤秋气满,高天渺渺月光寒。

车中酬唱录 其二

曾共并州一日闲,别来常忆旧容颜。
重逢握手长安道,明月苍茫照大关。

汶川大地震歌

神州无端多劫难,洪水方罢雪漫漫。
月白风清才几时,大地狂震昆仑断。
不知何事天公怒,为患为灾莫我顾。
一瞬砉然动九州,飞沙走石殊恐怖。
吾蜀汶川当震中,群山摇撼声隆隆。
一城楼宇半倾倒,百年家园顿成空。
大祸袭来人不知,天塌地陷惊魂时。
仓皇哪得夺路出,十万人家命若丝。
废墟深处尽生灵,垒垒砖石凝血腥。
可怜伤亡相枕籍,不论白发与髫龄。
苍生无辜遭荼毒,馀震频频悲相续。
夜半狂风挟雨来,空山几处闻野哭。
崖崩石破道路裂,雨茫风浑炊烟绝。
羌寨云深影迷离,岷江水冷声呜咽。
电讯倏忽惊中央,总理履险飞边荒。
满目凄凉不忍睹,白发苍颜泪有光。
爹唤幼子妻哭夫,遗容相对血模糊。
更有亲人埋未死,临终犹自向天呼。
平生吾不重权位,每观萤屏厌鼓吹。
今见温公感人深,情不自禁忽垂泪。
官兵冒死入山来,众志成城誓救灾。
危难艰辛全不顾,激昂慷慨何壮哉。
便向险境再搜索,一分一秒苦相搏。
为救难民死不辞,悲风浩荡从天落。
此时景象仍惨烈,举国驰援情切切。
都江堰上人如潮,残阳一片凝碧血。
恨不插翅驭长风,飞越西蜀岭千重。
惟将寸心为祈福,遥向汶川一鞠躬。

西江月 元夜

灯火灿如星海,市楼遥接云天。
街头男女舞蹁跹。
相映霓虹一片。
愧有人称前辈,尚余心似当年。
会看春至百花妍,依旧风光满眼。

绍兴秋瑾就义处

志士从来饮恨多,秋风秋雨费吟哦。
古轩亭口今犹在,怕到灵前说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