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会 游陶然亭公园(一九七五年)

九日无会雨(用宋人句。)。
三两朋俦,小作城南聚。
秋气澄天宇。
湖光丽,倒映垂杨千缕。
孰伴菊英黄,看满砌,鸡冠如炬。
忆当年,淤塘败苇,只今何许。
今朝亭畔徘徊,往迹千端,都付东流去。
经幢谁记取。
文宴杳,难觅墙头题句。
黑暗剧浓时,地下火,此间曾郁。
却赢得西厅芳趾,遥山同绿⑴。

唐多令 送别居甫(一九七五年)

铺野草如茵。
丁香花正馨。
竞春阳红紫缤纷。
东去飞轮难小驻,将别意,绕车尘。
踪迹惯离分。
老来相见珍。
度虹梁同励丹心。
何日同商新体会,还共狩,海王村⑴。

水龙吟 参加冯雪峰同志追悼会(一九七六年)

礼堂空仰遗容,故人已判幽明路。
重阴天色,暮年文侣,黯伤如许。
难忘新正,款谈促膝,心雄犹故。
正私怀默祷,康强迅复,惊遽尔,晞朝露。
往事浮云漫顾。
托深心端凭豪素。
长征绘卷,迅翁珍话,灵文待吐。
天国宏篇,经营廿载,稿还藏腹⑴。
叹而今已矣,剩他皎月,照原头树(时正当旧历灯节期间。)。

元日联诗

良辰美景奈何天,微雨霏霏锁翠烟。
拟向通灵陈一疏,借来红日庆新年。

满江红 游颐和园(一九六四年)

节过清明,西海畔、群花闹春。
经行处、蜜蜂喧嚷,丽日温暾。
照水丁香描倩影,傍山繁杏郁红云。
有辛夷、千朵绛灯明,尤绝伦。
蟊贼据,虎狼屯⑴。
游赏地,是非门⑵。
正百年如驶,沧海扬尘。
兴替丛谈归野史,风光此日乐人民。
看眼前、无数小英豪,红领巾。

金缕曲二首 其一 听《(一九七五年)黄河大合唱》

又听黄河吼。
这歌声,秋潮澎湃,曾驱顽寇。
南国早膺箫手誉⑴,西渡正雄抱负。
论苦学,人间稀有。
民族深仇身世愤,趁惊飙,注入宫商手。
大风曲,腾众口⑵。
飕飕山雨将来候。
猛东归,热情喷薄,歌呼拼斗。
喉舌无端遭堵缚,掉手幡然北走⑶。
新灿起,英腔北斗。
亿万工农同脉搏,薄云霄,高艺凌鹰鹫⑷。
虽夭折,永不朽。

虞美人 读圣陶先生《兰陵王》(一九七七年)

兰陵调侧情凄戚。似听山阳笛。
相逢八桂战尘昏。长忆灯前如对万花春⑴。
固穷肯受嗟来食。志行坚如铁。
东郊何日访遗茔。尽把雄飞世景告英灵。

金缕曲 六十四度生辰(一九六六年)

六十过三矣。
记髫年、每逢此日,举家欣喜。
碗里面条争雪白,佐以椭圆鸡子。
这情景,真如梦里。
勿说亲坟萦蔓草,慨平生,学行多非是。
重抖擞,莫徒悔。
年来致力词章事。
趁时宜,拈题选韵,对灯摊纸。
骚心杜魄关民物,何取雕金织绮。
大世代,要求诗史。
谁谓力微奢志愿,啃骨头,未可轻蝼蚁。
时跃进,艺添翅。

玉楼春 读香港《新晚报》有感(一九七七年)

剪文三叶辉吾眼。
往事如潮胸上现。
一窗临海寄羁踪,两载当锋酣墨战。
归来亲见沧桑变。
身老葵诚终眷眷。
忽闻海外说豪情(“豪情胜概”为文中评语。),喜胜人知霜鬓满⑴。

念奴娇 扫落叶(一九六一年)

燕都秋老,正西风拂拂,叶零如雨。
碧幕高遮方在眼,空旷今余天宇。
落去还飞,黄中带赤,容态犹妍妩。
拥花滋麦⑴,春心端托尘土。
不是对景寻诗,穿丛傍砌,日日相为伍。
笤帚一枝横直扫,耙子有时兼举。
棘刺钩衣,山坡滑脚,稍会樵童趣。
一天活了⑵,笑看黄日西注。

减字木兰花 再悼周总理(一九七六年)

寰瀛共悼。逝者如斯今古少。
不算无年。大业难容卸仔肩。
心情凄黯。瑰行殊功思念遍。
欲向街行。忍听随灵啜泣声。

醉花阴 风沙(一九六六年)

风卷惊沙羊角起。
步步艰行履。
来到校园旁,金柳笼烟,红白纷桃李。
入春连日风威恣。
沙滚寒犹滞。
花事正担心,耀眼芳菲,却在风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