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陈若英

妾生未识檀郎面,妾貌檀郎未容见。两家名姓各相闻,妾始加笄郎突弁。

阿翁读书官作郎,儿郎从之亲笔砚。寒灯暑帐不辞劳,饱学醉经将领荐。

阿翁迁官向南返,子父相随共家眷。淮阴城下驿亭边,谁料因缘事成变。

珊瑚枝向掌中折,道上人看泪如霰。青天白日愁无光,野魅山妖寒欲颤。

铭旌高表异乡魄,襦裤空留慈母线。妾家遥隔西江水,讣入深闺心胆战。

不知眼底有人间,望近黄泉离一箭。横插郎家双股钗,勇系兰房三尺练。

但求同化穴中土,肯作孤栖梁上燕。从容顷刻毕此身,烈烈清风湖海遍。

乃知天性无古今,尧舜涂人同一善。请歌女子若英诗,莫看太师长乐传。

题梅花送沈太守之广州

笑乘五马向南天,一路仁风卷瘴烟。
心比梅花更清白,任教人说有贪泉。

秋夜宿山中分题诗四首 其三 分得蒲团

良工斩泽蒲,编织同屦捆。
外圆似多智,中充如有本。
跏趺僧入定,狼藉客醉混。
坐马恐奔逸,乘车防覆损。
独有山中禅,长年占安稳。

前元时昆山王君祐有玉立亭会稽杨廉夫尝饮其

亭中曾写铁仙诗,人去亭荒碧草滋。
千尺危峰今尚在,重来磨洗认当时。

班姬

阳阿祸水洒涂椒,从此刘家火渐消。
莫恃齐纨长在手,西风容易到芭蕉。

客中闻弟病

家书无雁到京迟,两月沉疴近始知。
莫是劳心思远客,夜窗多诵鹡鸰诗。

和曾刑部韵

杜陵花竹怨离居,驿使遥传日下书。
啼断西风原上鸟,海天愁思正纷如。

送范义庄北上

元昊有事日,尊公在西陲。
有谋者三人,负气不受羁。
薄游塞上观,经略能自期。
长啸示已志,赋就崆峒诗。
欲献耻自售,不献无由知。
于焉砻大石,铁笔写其词。
壮夫拽以行,三人哭相随。
尊公忽有闻,惊问何其奇。
召之与相见,欲用还踌躇。
一人虽肯留,两人竟西驰。
尊公恐失士,亟令急骑追。
追之不复返,昊也倚为师。
家属在随州,官司重羁縻。
一朝遣间谍,矫诏来释之。
作乐笑迎去,吾曹被其绐。
连兵十余年,职此两人为。
兹事载杂籍,将信还将疑。
君行遇西士,为我问当时。

偶忆芮明府朱商潜彭水竹范淞南四老遗事 其二

片玉曾夸我,牵丝许问名。
雁书来报晚,耿耿幼时情。

俗礼歌五首 其二 莫问龙

莫问龙,莫问龙,问龙龙在龙窟中。掀天头角役雷火,引入宅来何处容。

总使宝龙能带宝,谁解降龙与龙讨。只有煌煌颔下珠,看得贪夫眼中饱。

呜呼宝龙岂是池中物,肯逐妇人同入宅。

送沈秩下第还山中

沈郎读书如好酒,终日喃喃不停口。
愈醉愈贪滋味佳,半夜葩经犹在手。
沈郎作文如作画,万象森罗同造化。
江湖巨眼一见之,争致千金来问价。
读书作文未足奇,胸中抱负谁能知。
立心要做三代士,不数汉唐群小儿。
相逢俗客腰懒折,共骂书生太豪杰。
我言沈郎不独铁作腰,请看沈郎心肠都是铁。
昨日当场选乡试,诸子竞陈椒与桂。
满前辛辣气多烈,掩却太羹玄酒味。
沈郎笑歌归去来,读书更上山中台。
人传沈郎颇不乐,我言此子器量非瓶罍。
劝君且暂居田野,颜渊称舜何人也。
来科夺取黄金榜,上元压倒纷纷先进者。

药名诗赠郑完 其三

有客回乡赋白驹,怕将薏苡混珍珠。
道园稿本君家刻,只载车前百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