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九日渡海 其一 (乙巳)

屯云连岛屿,漏日射波澜。
不觉天风劲,空怜海水寒。
乞归翻远逝,称老得游观。
鸟兽同群者,移情可是难?

孔子生日 其三 (甲戌)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
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
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
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
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
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
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

闰三月十二日示坐客①(丙子)

馀年兄弟未全衰,祇似机云入洛时。
一代名流多见许,千秋佳传定能奇。
信天岂易閒方信,知命非难老自知。
不解尼山孜孜者,假年学《易》欲何为?

三月十七日丁衡甫于晦若余寿平许鲁山同游天平山范文正祠(甲寅)

五年在梦中,未得山入眼。
今朝忽惊觉,对此高𡾰嵼。
数峰石戴土,翠色耀近远。
长松约万株,重叠倚云阪。
希文留祠宇,门外春水满。
石桥缘曲折,小阁昔止辇。
老树俨侍臣,离立根抱藓。
盂泉声掩抑,踟蹰红将陨。
徘徊各无语,望古空一泫。
九原谁与归,高义仰天篆(纯皇题曰‘高义园’。)。

旅顺杂诗 其五 (辛未)

地辟天开待钜观,争教理会到儒酸。
莫从鼠窟营生活,敢请诸贤放眼看。

题怀素自叙帖(甲寅)

草书初学患不熟,久之稍熟患不生。
裁能成字已受缚,欲解此缚嗟谁能。
獦獠解事趋平淡,笔下风雨常纵横。
观其能速不速处,蝉蜕一切如无情。
没人操舟诚妙喻,举止自若完神明。
子瞻宁未见此贴,毋乃会意翻忘形。

寄吕秋樵临城 其一 (丁酉)

中年养熟老难侵,小邑才堪托鼓琴。
莫道才雄无泄处,太行万叠付高吟。

题乙盦临终书迹

躞蹀意未敛,沈吟神更遒。九原如可作,下从忠端游。

六月三日大雨后诣局(乙未)

短檐竟夕意难平,侵晓蓝舆绕水行。
日气含云迷远岫,风头带雨过高城。
谋乖举国天方醉,岁恶缘江众易惊。
叵耐放晴终未定,坐闻蛙黾满城鸣。

朱丙君求题张瑞图草书长卷(壬子)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
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
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竖眉复怒目,俗笔在刻意。
对策列第三,立论却有致。
用人古不分,称职足为治。
君子与小人,强名乃多事。
人污言不废,此理未为悖。
朱君得此卷,喜看腾掷势。
缶庐亦许可,绝叹龙虎臂。
吾意独轻之,一说聊可备。
缶庐擅三绝,诗笔挟忠义。
莫持张比吴,逝者有馀愧。

残夜 其二 (壬申)

回头万恨复千悲,投老犹难脱马羁。
留取一庭残夜月,依依还我少年时。

通州徐贯恂属题梅花山馆读书图(壬子)

几生修到想居诸,换骨奇方政赖渠。
何似爱梅剑南老,劝人祇读晦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