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水墨山水照 其一

流水空山自爱吾,清时有味与谁俱。
解人道子心同素,画我红尘半点无(江宝钗编校)。

秋日

故人多鬼录,久客又惊秋。
为计无三窟,怀归在一丘。
鸡鸣风雨晦,雁急稻粱谋。
忆我山中友,天寒夜饭牛。

和韩丈寄崖簿大雅并见简韵

故乡未可归,异县难久留。
海深蛟鳄怒,安得乘桴游。
贫贱岂天意,自不曲如钩。
吾道未全穷,三岁依贤侯。
小鸡随孔鸾,顾影良可羞。
所喜臭味同,洁己从清修。
迩来苦多病,颇厌淮南州。
援琴操土风,大类南冠囚。
今辰天气佳,和风吹敝裘。
桃李竞颜色,谁能分劣优。
空搅游予心,浩荡生春愁。
新诗忽到手,盛意知难酬。
材生天地间,小大固不侔。
词锋未易当,如以楚伐邹。
玉季更多文,情义还相投。
他年内集时,尚记野人不⑴。

论古十二首(严子陵)

富春山里爱吾庐,箕颍幽风太古初。
贵重不关天子友,清高偏在钓人居。
庙堂咄咄宁相助,烟水茫茫只自如。
物色羊裘终弗仕,东京气节此权舆。

柳蝉画扇

碧树无情莫乱投,绿杨烟里弄轻柔。
仙虫本是清高品,拈取柳梢最上头。
三眠并作华胥梦,不知消夏岂知秋。
一枝可借相于足,与世无争又何求。
纳凉醉客冷然善,与尔同酣午睡幽。
寄语文人休用志,画中承掇枉图谋(江宝钗编校)。

示采儿

人无百岁身,形骸难长保。
人有千载名,读书为最宝。
天分汝颇优,笔阵偶横扫。
学业归精醇,奥义当探讨。
譬诸竭力耕,诗咏既坚好。
无若宋人然,助长苗则槁。
汝今砚上田,耕也未耘草。
不助而或忘,均之归潦倒。
勿谓富于年,及壮未闻道。
转瞬四五旬,后生谁再造。
况汝犹衿青,予几颁白老。
勉旃复勉旃,成名期汝早(江宝钗编校)。

卜焕之求双竹

结屋清江上,怜君雅趣深。
自移双竹种,分得半檐阴。
特立夷齐节,相看管鲍心。
祇应风雨夜,听此两龙吟。

台郡八景①

黄山潮水发源长,奔撼雄关势莫当。
好是三春鸣鹿耳,漫誇八月吼钱塘。
涌时真觉银峰立,落处非关铁弩张。
一自东鲸归海去,晴帆万里不波扬(江宝钗编校)。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江宝钗编校)。

苏长公赏心十六事①

北窗倦睡纳风凉,藤枕冷然贴一方。
唱午灵鸡休唤觉,幽人才梦世羲皇(江宝钗编校)。

答权干用命字韵见惠

峩峩儒衣冠,昕贵知义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
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粹然白玉温,卓尔青松劲。
风流入莲幕,忠恕自天性。
爱贤易好色,避利如深穽。
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不辞王事劳,益知仁者静。
兼旬当阔别,强饭遵时令。
边城霜露寒,淮乡道里夐。
事物多感怀,篇章应寓兴。

戊申1788春与诗人吴奇文邱瑞岚邱桂芳夜集袖琴亭刻烛分咏拈得中庸语大为题同人以莫载从何说起予窃以天地人物该之率成一律(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何年气母大生成,语大无嫌肆大声。
日月星辰天上系,江淮河汉地中行。
传人立定千秋史,号物包罗万汇情。
往古来今囊一笔,化工消息付诗评(江宝钗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