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凉 其二

老去孤黄奶,愁来赖曲生。
客居宜落寞,寒事费经营。
岁稔锻声急,夜长灯影明。
深怀不成寐,四壁候虫鸣。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①

惆怅西风落叶秋,虫吟四壁倚科头。
三更叠唤将谁诉,万籁孤鸣若有由。
𠽡唳应添机妇怨,凄清不管旅人愁。
钟残漏尽挑灯起,几度嘈嘈尚未休(江宝钗编校)。

和韩无咎使君吊李谪仙

力士能令妃子嗔,长安无复谪仙人。宫袍却换江东酒,野服终为帝外臣。

孤冢道旁空怨结,两峰烟际自愁颦。骑鲸捉月知何在,太白光芒夜夜新。

无题

棋局机心在,诗篇习气馀。
去来旋磨蚁,生死蠹书鱼。
阅世双蓬鬓,还山一草庐。
苦无食衣计,不是故踌躇。

鸲鹆图

三百六十之羽毛,谁称慧鸟善呼号。
绿衣使者雪衣女,此外能言是寒皋。
寒皋断舌偏言巧,其音咧咧匪嘈嘈。
画工亦爱禽对语,乐意相关图尔曹。
休嫌著墨一为甚,三五成群取数多。
夕阳牛背栖未稳,绿阴影里乐如何。
客来彷佛闻茶唤,裹物也防验碧荷。
神自瞿瞿机跃跃,毋乃屏风叫八哥(江宝钗编校)。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

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
岂惟身上衣,浑家口中食。
水阔蛟龙怒,鱼鳖不易求。
虽无租赋迫,长有风波忧。
偶来苍江头,落日相劳苦。
斗米今几钱,粗免寒饿否。
形役乃如此,人生真可怜。
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

郡圃残雪

半依篱脚半依城,多傍梅边水际亭。
最是晚晴斜照里,黄金日射万银星。

哭吴桐亭舅氏(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天际雪霏白,山头草断青。
惊闻山下石,痛矣陨文星。
舅氏少寒素,苦学夜聚萤。
学成名下士,才高德亦馨。
及锋而一试,便已发新硎。
献策醇且茂,董贾对汉廷。
胸罗廿一史,手次十三经。
世称真儒者,为后学典型。
大业应寿世,长保此真形。
胡年六十六,竟把程门扃。
愁云何渺渺,悲风何泠泠⑴。
昨捧天书至,乃是绯衣灵。
遂从天使去,骑鹤上帝庭。
也知玉楼竣,召记不教停。
其如奇字奥,何处问元亭。
后生失仰止,哭对旧书棂。
曰先生归也,哀逝不堪听。
始信心丧者,倍怆思旧铭。
先君同砚席,约计五十龄。
相期扶大雅,岳峙与渊渟。
我亦弟子痛,兼泪渭阳零。
而且儿曹辈,小叩受寸筳。
呜呼恩义重,西州即东溟。
凄绝策马恸,莫教醉后醒(江宝钗编校)。

次韵苏斋再来草三首①

四时今第一,独酌且言欢。
节莫忙中过,途经险处盘。
催人霜鬓老,容我酒肠宽。
几日班联上,朝天又正冠(江宝钗编校)。

论诗 其一

未曾删订未堪存,古作三千亦太繁。
一自圣人编得所,至今学者擅专门。
全经穷尽须三颂,要旨参来蔽一言。
若问正葩何自始,温柔敦厚是诗源(江宝钗编校)。

杂诗平韵 其二十七

容膝无妨抱膝吟,梦中踪迹亦升沉。
昨非自必从今是,枉尺何曾有直寻。
泣璞三来方悟璧,焦桐一爨便知琴。
风尘物色相逢处,难易全凭见浅深⑴。

书祖显墨梅枕屏

我曾醉卧勇庵床,酒渴依然梦吸江。
晚角吹回灯尚在,眼花错认月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