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溪

二月天景佳,波清见佳虾。
望中何所好,溪女摘苹花。
浅浅犹可涉,素手花似雪。
隔港闻讴声,风来正相接。

初营凤山

香草参差种,幽花逐旋移。
既添醒酒石,须著放生池。
春在年年好,山来处处奇。
吹箫吾不解,长啸却相宜。

送逸人归茅洞

三君乘白鹄,各在一山椒。
子去穿茅洞,人方采药苗。
花连云气近,松转水程遥。
想得寻幽侣,空歌散午朝。

金陵怀古六首 其二

司马家儿持酒杯,天星亦下浇崔嵬。
当时若便效牛饮,定有孟津师旅来。

寄茅山道友三绝

伏事三茅过一生,痴心不望羽车迎。
旧时手种黄龙子,今解升云入太清。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访梅二首

起看重雾白漫漫,略见春风在树间。
傍水出篱犹未快,淡烟微雨又青山。

岸帻

岸帻坐亭皋,休嗟命不遭。
通幽文似咒,招隐句如骚。
日下桃花热,风低鹤背高。
真游穷不尽,只是酌芳醪。

夜坐读书

此生无耽嗜,独具爱书癖。
旁搜固未暇,乍见亦略识。
尘土苦见污,更苦官事逼。
纸灯既自剪,竹牖仍仆织。
山邑少文献,有亦何自觅。
随行五升郗,一岁无滴沥。
向来长安市,阅之常竟夕。
怅然梦里去,莽莽云雨侧。
哦此谓寒螀,夜漏三十刻。

写怀二首

吾闻唐诸僧,往往多人杰。
有携至岩廊,可并夔稷契。
伟哉寒山子,拾菜衣百结。
其文似离骚,但自写木叶。

乌夜啼

何人弹阮咸,故故轻手摘。
弹作乌夜啼,此意我所恻。
南朝有帝子,作牧号侯伯。
着身疑嫌间,生意日逼仄。
爱妾闻啼声,改镇颁竹册。
或云长安吏,性命在顷刻。
小妇闻啼声,赦令敷大泽。
身虽不肖甚,幼小着苍帻。
再转作县佐,欲塞父祖责。
濡墨决疑讼,行朱慰冤魄。
群凶见之怒,极意便刳磔。
首沮隶阳桥,公议亦已格。
痛掠及库胥,指作盗钱贼。
胥既窘椎凿,手堕面愈黑。
书款自诬伏,身竟遭刻画。
酷毒一如斯,谁谓彼无策。
谤书入外台,遂坐使者劾。
牵连入冶城,五载穷惨礉。
陈词叫穹旻,哀恸人叵测。
若无磊落者,谁肯为昭白。
翻思受祸时,何但铩羽翮。
愁冤传里巷,泣涕到臧获。
嫠母偕妻孥,惘惘望秋色。
岂料今日下,置酒设豚拍。
听此哀丝鸣,但呼说不得。
月明客已去,庭宇鸣哑哑。
世人见慈乌,唾笑满阡陌。
谁知事乘除,祸去反为福。
苍苍上林枝,当去作谢客。

寄山中道友三首

玉函捧上五云堆,着意通幽此一回。
三十年来增怅望,更无人上望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