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乡僧来京师者多乞一诗而归盖皆旧识于山水间者共十二首 其五 定佩住城东定慧寺

久从玄墓山中隐,又向湖州市里行。
浮世此身皆可托,应同圆泽话三生。

竹田东庄诸景中之一也长侄奎取以为号使来请一言予喜其不忘旧业也赋近体一章遗之

断桥流水接村墟,中有脩篁一亩馀。
附郭久为先世业,筑场宜共此君居。
斸萌不断留嘉种,结实能收助宿储。
幸免输租同岁晚,子孙常愿把犁锄。

济之三和复次韵

古人为宫室,栋上而宇下。
异哉方舟如,吾岂作俑者。
万间与一廛,勿复论多寡。
暖日忽上阶,烈风免飘瓦。
维此湘山材,曾遭始皇赭。
公来价十倍,伯乐同相马。
举杯更相属,试说再延坐。
敝巷旧得名,居民业拆舸。
近市物预储,爰自去年夏。
辛勤始有此,岂易陈一斝。
病体强栖迟,中抱聊自写。
朴陋何足誇,前言真戏也。

挽陈坚远通判

黔阳出宰向南驰,通守长沙又几时。
每爱清修长向慕,久无佳报巳生疑。
故家谱在多遗事,合郡人应有去思。
难弟相逢能慰我,为谈接武得麟儿。

与启南游虞山三首 其二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书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⑴。

答潘时用和前韵有卜邻之意

词林无事本清曹,颇胜山虞掌兽牢。
半亩住来邻可卜,一朝谋定客休挠。
过从须免投空刺,称贺先判出宿醪。
总道诗人家具少,载书仍有借车劳。

挽毛伏羌

早持一剑策奇勋,忠勇平生亦罕闻。
象应星辰通上将,气驱貔虎冠三军。
捐躯报国怀方略,进爵酬劳著诰文。
当宁只今劳北顾,谁令颇牧起丘坟。

二月十五日殿试东阁阅卷抵夜始出

五凤楼前满素辉,黄昏踏月过彤闱。
遥闻银钥将收起,莫认金莲独送归。
三百登科无曲学,九重侧席定宵衣。
不缘儤直初来此,宫树惊乌欲乱飞。

寄光福徐雪屋

吴下隐君徐雪屋,久缘山水伴渔樵。
孝廉有士还堪荐,贫贱于人真可骄。
书卷夜当岩月展,布袍寒傍渚风飘。
铜坑深处杨梅熟,尚忆题诗坐石桥。

墨竹

深林不减筼筜谷,乱影都归丈八沟。
最爱长竿如绿玉,何年去上钓鱼舟。

次韵世贤和供字韵之作约顾良弼携酒来慰

久拟盘餐为客供,病中百事叹俱慵。
发稀自落如枯叶,病骨难支抵瘦筇。
老者安居犹费力,诸公健步敢追踪。
黄花酒熟须邀饮,佳节遥期九日重。

闽南王翁重修里社

南闽有龙峰,下维里居民。
里名曰兴教,民风朴而淳。
有社昔所建,岁久埋荆榛。
王翁社中彦,动以礼法遵。
谓此如不葺,日就圯与堙。
学校聚生徒,朝廷聚缙绅。
市廛聚贾客,田野聚农人。
凡人各有聚,不聚事终泯。
我力虽云薄,此社当我新。
维木固无胫,山林可选抡。
维瓦亦无足,河滨可陶钧。
工匠并手作,落成才几旬。
法律于此读,俎豆于此陈。
信义于此讲,孝弟于此申。
于此劝农事,于此赛田神。
作朝而息暮,报秋复祈春。
爰有诸父老,伟然古衣巾。
会饮日将夕,言笑皆恂恂。
少壮从杖者,长幼自有伦。
相与称王翁,重我里居仁。
后人庶勿坏,千载传南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