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次韵詹事杨公斋居兼忆其弟惟立二首 其一

何处清斋三日,东衙仰见重檐。
未忘解带题字,为爱焚香下帘。
俗子休云寂寞,宿儒合处深严。
月明望断西野,刺眼青山最尖。

冬至谒陵八首 其七 入西陵

句里青山笑复来,画屏真爱四围开。
南循古路凡千折,西上高陵第一回(前此陪祀俱束陵)。
赋雪不劳重授简,书云还拟更登台。
天潢乱蹑支机石,谩说昆明有劫灰。

题青州先贤祠

汴宋人才无古先,东方作郡总名贤。
朝廷择相多从此,州县劳人岂信然。
隐隐故疆分海岱,堂堂遗象照山川。
只今新庙烦虚位,莫道前脩美独专。

为杨起同题沈石田拟谢雪村山水

雪村巳逝知几年,妙画曾向吴中传。
少时看画老能忆,此事还输沈石田。
昨者西阊杨给事,乘兴放舟过相川。
坐间偶及雪村画,为言杨谢世有连。
石田呼童急展绢,冉冉水石兼云烟。
两山秀色相对峙,长松落涧声随泉。
秃翁观泉不归去,岂是涧厎寻诗篇。
石田作画不卖钱,给事得之真有缘。
墨痕断烂称古迹,莫上米家书画船。

与李贞伯游东洞庭六首 其三 游太湖翠峰寺

步转危峰路豁然,梅花丛里见青天。
春泥不污登山屐,又过长松啜冷泉。

为陆病逸题画

一卧茅庐三月深,出门秋水散蹄涔。
亦知病里多新语,不肯从人换橐金。

二月晦日济之邀看桃花四首 其一

风将花信报来真,不见花开只见尘。
却爱君家红两树,小园只合号藏春。

登广福寺佛阁望西山

城中过坊口,时见山一面。
车尘半空起,忽复不可见。
今日出城西,初喜见山便。
恨当长夏时,草木更葱蒨。
遮胸如执圭,隐首或侧弁。
行行七里余,胜地得僧院。
仰瞻何突兀,杰阁俯高殿。
百级蹑层梯,身向西阑转。
横绝旷野中,苍翠争自衒。
已将目力穷,却任胫骨颤。
群山不知名,起伏端可辨。
势从西南来,遥向西北旋。
万马如驰逐,阵列如鏖战。
白云与碧霭,岩姿陡然变。
谁倩丹青人,为我展画卷。
老至客京华,宦游真已倦。
若使入山行,所历岂能遍。
一览青可了,无如此中善。

题启南写游虎丘图

启南初游灵岩,遇雨,明日既霁,乃与海虞周景新游虎丘
,因写此图,并有诗记其事。
李贞伯云是日亦在阳山,遇雨而归,陈永之谓雨霁日独以
事在阳抱山,恨不能与启南同乐也,皆有诗题其上。
景新寄予,和之。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
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
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
涧泉漱齿心亦清,石壁题名手亲扫。
西去阳山十里遥,冒雨有人归不早。
明朝见话入云岩,扼紧捋须空懊恼。
好山不趁晴时游,此事已差何足道。
安知犹有独游人,隔水相望在阳抱。
何处移来此画图,我方起观俄绝倒。
诗情画意各有在,岁月依然仍可考。
虫鸡得失不须争,泡影死生难自保。
再到京华住六年,匏翁头颅欲全皓。
江南归计有时成,次第山行非草草。
卧游且把画图开,鹤涧松庵亦天造。
翻嫌二客不能从,回望周郎与东老。

送郑世静还浦江四首 其三

溪头杰阁号临清,万卷灰飞岁屡更。
他日重生书带草,君应不忝郑康成。

题杨铁崖墓铭后

泰定年间名进士,会稽山下老徵君。
金陵不看三秋月,玄圃长嘘五色云。
对客呼儿将铁笛,从人笑我醉红裙。
风流尽付吴淞水,还绕刘伶四尺坟。

送项崇仁知建阳

高步贤科众所推,笔端文字岂无施。
巳看作令如庞统,不待逢人说项斯。
千载宋儒真可学,一时秦吏谩为师。
公馀为我寻遗迹,应踏扁舟入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