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惊扰
出自 《左传·昭公七年》
释义:自己人互相惊吓搅扰。
现代解析
“自相惊扰”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自己人吓唬自己人”,用来形容一群人因为过度紧张或误解,互相传递恐慌,结果把小事闹大,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半夜有人突然喊“有老鼠!”,一群人摸黑逃窜,互相推挤,最后发现只是一根绳子——这就是典型的“自相惊扰”。它讽刺的是人容易在慌乱中失去判断力,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遇到突发情况时,冷静比慌张更重要。很多时候麻烦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我们自己吓自己造成的连锁反应。比如疫情期间抢购物资、听到谣言就跟风传播,都是现代版的“自相惊扰”。
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戳穿了人类心理的弱点:我们常常不是被现实打败,而是被自己想象的恐惧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