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蔽空

出自 宋代 苏轼 《前赤壁赋》

释义: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旌旗蔽空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旌旗繁多遮蔽天空。比喻军队阵容的盛大壮观。

现代解析

“旌旗蔽空”这个成语描绘的是旗帜多得遮住了天空的景象,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场景。

想象一下古代战场上,成千上万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连天空都被遮挡住了。这种画面不仅视觉冲击力强,还能让人感受到军队的庞大和气势的震撼。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用极简的四个字,把“多”和“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直接说“人很多”或“场面很大”,而是通过“旌旗遮住天空”这个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铺天盖地的威势。

如今,这个成语不仅可以形容古代战场,也能用来比喻现代某些宏大的场面,比如大型庆典、游行活动,甚至是商业竞争中“声势压倒对手”的情况。它的魅力就在于既能写实,又能传神,让语言充满画面感和力量感。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