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窦娥冤》

释义: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也作“怕硬欺软”。

现代解析

“欺软怕硬”这个成语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它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里不太光彩的一面。

举个例子:班里有个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有些人就故意捉弄他;可遇到班里的“小霸王”,这些人立马变得客客气气,甚至点头哈腰。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

为什么人会这样?因为欺负弱者风险小——对方可能不敢反抗,自己不用付出代价;而招惹强者可能吃亏,所以选择退缩。这背后暴露的是懦弱和势利,本质是缺乏平等心。真正有本事的人,对待任何人都该不卑不亢。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短短四个字就画出了一幅“看人下菜碟”的嘴脸。它提醒我们:做人别当“两面派”,更别把善良当成软弱可欺。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