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金馔玉

出自 唐代 骆宾王 《帝京篇》

释义:炊:烧火做饭。馔:安排食物。形容饮食珍贵,生活极其奢华。

现代解析

“炊金馔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烧金子当柴火,煮玉石当饭吃”,听起来就像土豪的终极炫富方式——连生火做饭都用珍宝,简直奢侈到离谱!

它的精髓在于用夸张的画面感讽刺挥霍无度的生活。就像现代人开玩笑说“用茅台浇花”“拿爱马仕当购物袋”一样,把最贵重的东西当廉价消耗品用,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荒诞的浪费。古人用“金玉”这种象征财富巅峰的材料,搭配“炊馔”这种日常行为,形成强烈反差,比直接说“花钱如流水”更有冲击力。

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
1. 警惕暴发户心态——把财富用在毫无意义的地方,反而暴露了精神贫瘠;
2. 讽刺虚荣消费——就像今天有人为晒朋友圈而糟蹋食物,本质都是通过浪费来刷存在感;
3. 隐含价值观批判:真正的高贵不在于挥霍,而在于物尽其用。

它至今不过时,因为换套“皮肤”就能形容现代现象——比如“烧钱营销”“氪金游戏”,本质都是“炊金馔玉”的变体。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