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

出自 清代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释义: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现代解析

“形影不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和影子分不开”,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关系极其紧密,像身体和影子一样始终相伴。它的精髓在于用日常可见的自然现象(阳光下必有影子),生动地比喻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关联。

比如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无论上学、玩耍还是遇到困难都互相陪伴,就像彼此的影子;又像默契的工作搭档,一个行动另一个立刻配合,如同形影相随。这种关系超越了普通联系,带有自然而然的依赖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暗含了“被动绑定”的意味——影子无法主动离开身体,正如成语中描述的关系往往带有命运或习惯的牵绊。但更多时候,它传递的是温暖:无论顺境逆境都有人默默站在你身后,如同影子永远追随光下的你。这种不离不弃的陪伴,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珍贵的部分。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