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其烦

出自 宋代 袁燮 《絜斋集》

释义: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现代解析

“不厌其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嫌麻烦”,但它的内涵比字面更丰富。

想象一下,你遇到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比如老师反复讲解一道题,直到学生完全明白;或者朋友不嫌啰嗦,一次次帮你解决小问题。这种“不怕重复、不怕费事”的态度,就是“不厌其烦”的核心。

它的魅力在于强调了一种难得的品质——主动的耐心。不是硬着头皮忍耐,而是发自内心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好某件事,哪怕过程枯燥。比如父母教孩子系鞋带,科学家反复实验验证数据,背后都有这种“不厌其烦”的精神。

生活中,我们喜欢和“不厌其烦”的人打交道,因为他们让人感到被重视;而自己做到这一点时,往往也能把事情做得更扎实。简单四个字,道出了成功和温暖的秘诀:耐心不是忍受,而是选择用心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