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无遗策

出自 曹植 《王仲宣诔》

释义:算:算计,谋划。遗:遗漏。策:策略。指谋划周密,从不失算。也作“谋无遗策”。

现代解析

“算无遗策”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谋划时没有遗漏任何计策”,通俗来说就是“把每一步都算得滴水不漏”。它形容一个人做事极其周密,就像下棋高手提前想好了所有可能的招数,让对方毫无翻盘的机会。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
1. 超强的预见性:比如疫情期间,某个工厂老板提前囤积原材料、培训多岗位员工,等供应链断裂时,他的工厂能立刻调整生产线继续运转——这就是“算”到了别人没想到的风险。
2. 精准的细节控:就像外卖小哥接单前会看地图、算电梯等待时间、甚至预判红灯时长,最后总能准时送达,这种把每个环节都考虑到的本事,就是“无遗策”的体现。

它的魅力在于,既夸人聪明,又暗含一种掌控全局的霸气。就像玩俄罗斯方块的高手,不仅能处理好当前落下的方块,还能提前给后面七八个方块留好位置,这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就是“算无遗策”最生动的写照。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