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拉西扯

出自 清代 曹雪芹 《红楼梦》

释义:形容说话抓不住中心,无边际地随意乱讲。

现代解析

“东拉西扯”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东边拉一下,西边扯一把”,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做事没有重点,东一句西一句,杂乱无章。就像一个人聊天时,一会儿说天气,一会儿突然跳到昨晚的电视剧,接着又扯到邻居家的狗,让人摸不着头脑。

它的精髓在于生动刻画了“散乱”的状态。比如开会时,有人发言绕来绕去,始终说不到点子上;或者写文章时段落之间毫无逻辑,这些都可以用“东拉西扯”来形容。这个成语带点幽默的批评意味,暗示当事人缺乏条理,但又不算严厉的指责。

生活中我们偶尔都会“东拉西扯”,比如朋友闲聊时跑题,但重要场合(如汇报工作)就要避免这样。成语提醒我们:有效的沟通需要聚焦主题,否则就像乱线团,别人理不清头绪。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