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劳心焦思”这个成语,就像一个人心里压着块大石头——既费脑子又耗情绪。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你负责一个重要项目, deadline快到了却问题不断。白天反复琢磨方案,晚上躺床上还在想“万一搞砸怎么办”,甚至急得吃不下睡不着。这种既消耗脑力又伴随焦虑的状态,就是“劳心焦思”的生动写照。
它比单纯的“辛苦”更复杂:
1. 脑力过载——像电脑CPU长期满负荷运转;
2. 情绪灼烧——焦虑像小火苗持续烘烤着内心;
3. 双重消耗——既累心又伤神,形成精神上的“内卷”。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四个字精准捕捉了现代人常见的心理困境。比如创业者面对资金链紧张、父母为孩子升学辗转难眠,本质上都是在经历“劳心焦思”。它提醒我们:当察觉自己陷入这种状态时,或许该按下暂停键,给大脑和情绪“透透气”。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