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鄙之音
出自 《史记·乐书》
释义: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现代解析
“北鄙之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北方边远地区的音乐”,但实际用来形容粗俗低级的艺术或文化内容。它的核心在于通过地域差异暗含价值判断——古代中原文化自视高雅,将边远地区的艺术视为“土气”或“不入流”。
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两点:
1. 用地理距离隐喻文化差距,把“不够高雅”委婉地表达为“来自偏远地区”;
2. 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心论的思维,就像现在有人觉得“乡村音乐”不如“古典乐”高级。
使用时要注意,这个成语自带贬义,比如批评某些刻意迎合低级趣味的网络作品时可以说:“这些不过是北鄙之音,经不起时间考验。”它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应该追求深度,而非单纯博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