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

出自 元代 王实甫 《西厢记》

释义:形容非常高兴。

现代解析

“欢天喜地”就是形容人高兴到极点的样子,像整个人被快乐填满,连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都跟着一起开心。

想象一下:
- 孩子收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时蹦蹦跳跳的样子;
- 家人久别重逢时笑得合不拢嘴的场景;
- 辛苦很久终于成功时忍不住欢呼的瞬间——这种从心底溢出来的快乐,就是“欢天喜地”。

它比单纯说“高兴”更有画面感,仿佛快乐能传染给周围的一切。这个成语用“天”和“地”放大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畅快,特别适合形容那些藏不住的、想和全世界分享的喜悦。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