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伤教败俗”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伤害教化、败坏风俗”,用大白话来说,就是某些行为或风气破坏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带坏了社会风气。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公众人物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比如欺诈、炫富攀比),还被人盲目追捧模仿,这种行为就可能被批评为“伤教败俗”——因为它像病毒一样,让原本健康的社会价值观“生病”了。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强调社会规则的重要性。就像交通规则维护马路秩序一样,道德和习俗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隐形规则”。当有人公然破坏这些规则还觉得无所谓,甚至引得别人跟风,就会动摇社会信任的基础。比如老人摔倒没人敢扶、诚信反被嘲笑,这些现象背后都有“伤教败俗”的影子。
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能犀利点破问题的严重性,既批评具体行为,也提醒所有人:败坏风气的事看似小事,长期累积可能让整个社会付出代价。就像污染水源,最终每个人都会喝到脏水。
马中锡
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天禄,号东田,祖籍大都,先世为避战乱于明初徙于故城(今属河北故城)县。成化十一年进士,官至右都御史。以兵事为朝廷论罪,下狱死。能诗文,生平有文名,李梦阳、康海、王九思曾师从于他。著有《东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