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赖俱寂

出自 唐朝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释义: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现代解析

“万籁俱寂”形容的是夜晚或安静环境中,所有声音都消失的极致宁静状态。

拆解理解:
- “万籁”指自然界所有的声响(风声、虫鸣、树叶沙沙声等);“俱寂”就是全都安静下来。合起来就是“连最细微的声音都听不到”。

画面感:
比如深夜独自走在山间,突然风停了,虫不叫了,脚下踩落叶的声响都显得格外清晰——这种“静到能听见自己心跳”的感觉,就是“万籁俱寂”描绘的场景。

独特魅力:
它不止说“安静”,更强调一种自然界的集体沉默,仿佛万物默契地按下暂停键。这种静不是死气沉沉,反而让人更敏锐地感受到环境的存在,比如月光更亮、空气更清冽,甚至生出一种神圣或孤独的意境。

日常用法:
- 写景:“大雪后的山林,万籁俱寂,只剩几片雪花簌簌落下。”
- 比喻:“观众屏住呼吸,剧场里瞬间万籁俱寂。”
(注意:通常用于自然或大场景,形容“关掉电视后屋里安静”就显得夸张了。)

对比其他“静”:
- “鸦雀无声”多指人群突然安静;
- “悄无声息”侧重动作轻;
- “万籁俱寂”是最高级别的“自然静默”,自带画面感和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