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难书

出自 《吕氏春秋·明理》

释义:磬:古同“罄”,空,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现代解析

“磬竹难书”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竹子用光了也写不完”,用来形容某人的罪行或坏事多得数不清,像要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来记录都不够用。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干了太多坏事,就算用光全世界的纸笔都写不完他的恶行。这个成语特别强调“数量庞大到无法记录”,带点夸张的色彩,让人一听就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它最早可能和古代用竹简记录文字有关(竹子是当时的“纸”),后来逐渐变成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现在不光用于罪行,也可以调侃某些人做的荒唐事太多,比如:“你小时候干的调皮事,真是磬竹难书啊!”

核心魅力在于:用“耗尽竹子”这种具体画面,让抽象的“多到离谱”瞬间变得鲜活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