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救风尘》

释义:见到别人面临死亡的威胁却不去救助。

现代解析

“见死不救”这个成语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看到别人快死了却不伸手帮忙”。它像一面照妖镜,专门揭露人性中最冷漠的那一面。

举个例子: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人突发疾病倒地,周围人却只顾着拍照发朋友圈,没人叫救护车——这就是典型的“见死不救”。这种行为之所以遭人唾弃,因为它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敬畏,把冷漠当成了常态。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四个字就画出了一副世态炎凉图。它不单指生死关头,生活中处处可见缩影:看到同学被霸凌却装没看见,发现老人摔倒假装绕道走…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见死不救”的变种。

真正厉害的是,这个成语自带审判力量。当你说出这个词时,就像在对方良心上敲了一锤子。它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只当旁观者,该出手时就出手,因为今天的看客,可能就是明天的受害者。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