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矫揉造作”就像一个人硬要摆出不符合自己的样子——明明是个糙汉子,非要捏着嗓子装娃娃音;或者平时大大咧咧,突然在饭桌上翘起兰花指喝汤。这种刻意到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行为,就是这个词的精髓。
它戳穿的是两种尴尬:
1. 硬改本性(矫):像把直木头用火烤弯做弓,人非要扭曲自己天生的性格。
2. 加戏过度(揉造作):像在清汤里猛加十勺味精,动作表情浮夸到像在演舞台剧。
比如网红景点摆拍:明明怕高却硬要装享受地悬空坐悬崖边,吓得腿抖还要保持微笑——这种憋出来的"自然"反而最做作。真正讨喜的人,都懂得"舒服"比"完美"更重要。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