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投璧抵

出自 清代 钱谦益 《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

释义: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现代解析

“珠投璧抵”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扔珍珠,碰玉璧”,听起来像是在糟蹋好东西。但其实它真正的含义恰恰相反——形容双方互相馈赠珍贵礼物,或者用高规格的方式礼尚往来

举个例子:
- 朋友送你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你回赠一件同样用心的东西,这种真诚的互动就可以叫“珠投璧抵”。
- 商业合作中,两家公司互相提供优质资源,彼此成就,也是“珠投璧抵”的体现。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对等”和“珍视”
1. 价值匹配:双方拿出的东西(无论是物品还是心意)分量相当,谁也不敷衍谁。
2. 互相尊重:用珍贵的东西相赠,代表对彼此的重视,关系自然更深厚。

它提醒我们:人与人交往,贵在真心换真心。如果一方总是付出,另一方随意应付,就像“珍珠扔进泥里”,关系很难长久。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