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尴不尬

出自 宋代 吴泳 《赋半斋送张清分教嘉定》

释义:不:语气助词,无实义。尴尬:不自然,处境困难。形容处境困难,左右为难。

现代解析

“不尴不尬”这个成语,就像一个人卡在门框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它专门用来形容那些让人浑身不自在的处境。

比如你到朋友家做客,对方客气地问"要不要留下吃饭",你摸不准这是真心挽留还是客套话。这时候你就像被架在半空:答应吧,怕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拒绝吧,又显得太生分。这种说"好"也不是、说"不"也不是的纠结状态,就是典型的"不尴不尬"。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抓住了人际交往中那种微妙的窒息感。就像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不会让你疼,但就是浑身不得劲。它既不是完全的难堪,也不是完全的从容,而是卡在中间那种上不去下不来的别扭劲儿。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种状态:相亲时冷场的瞬间、电梯里遇到半生不熟的同事、收到不咸不淡的礼物...这些让人嘴角僵硬、手脚不知往哪放的时刻,用"不尴不尬"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那些社交"卡壳"的瞬间。

吴泳

吴泳(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