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破血流

出自 明代 吴承恩 《西游记》

释义:头破了,血流满面。形容遭到惨败或受到了严重打击。

现代解析

“头破血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就是脑袋破了、血流出来,形容受伤很重的样子。但它的精髓在于比喻——用来形容人遭遇惨败或受到严重打击后的狼狈状态。

比如一个人非要硬闯禁区,结果被保安拦住还摔了一跤,这就叫“撞得头破血流”;或者有人不听劝告盲目投资,最后赔光积蓄,也可以说“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成语用身体受伤的直观画面,让听的人立刻联想到“不顾后果的蛮干必然吃亏”的道理。

它特别适合用在两种场景:一是警告别人别鲁莽行事(“再往前冲你会撞得头破血流”),二是形容失败者的惨状(“他当年非要赌气创业,现在弄得头破血流”)。四个字就把“因固执或冲动吃大亏”的教训说得生动透亮,比直接说“你会后悔的”更有冲击力。

吴承恩

(1500—1582)明小说家。山阳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科举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耻为五斗米折腰,拂袖而归,专意著述。自幼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善谐谑,晚年作《西游记》,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另有《射阳先生存稿》、《禹鼎志》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