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财轻义

出自 唐代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

释义: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现代解析

“重财轻义”这个成语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看重钱财,轻视道义”。它形容一个人把钱看得比人品、信用、感情等重要得多,为了利益可以不顾原则,甚至出卖朋友或违背良心。

举个例子:比如有人为了多赚点钱,故意卖假货骗顾客;或者朋友遇到困难急需借钱,明明有能力帮忙却找借口推脱——这些行为都属于“重财轻义”。这种人往往短期看似占了便宜,但长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最后可能众叛亲离。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钱固然重要,但做人不能只认钱。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互助,才是更宝贵的财富。就像老话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要光明正大,不能丢了做人的底线。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