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形单影只”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孤单,影子也只有一个”,用来形容人非常孤独的状态。
想象一下:一个人走在路上,身边没有同伴,连影子都显得孤零零的。这种画面感很强,直接让人体会到“孤独”的滋味。它不单指身边没人陪伴,更强调内心的一种寂寥感——比如朋友远去、亲人离世,或者不被理解时的落寞。
这个成语的巧妙之处在于,用“形”和“影”这两个具象的东西,把抽象的“孤独”变得可视化。我们常说“孤单”,但加上“影只”,就多了一层“连影子都陪得勉强”的无奈,感染力更强。
生活中可以用它来形容各种孤独场景,比如:“退休后,老朋友越来越少,他常感到形单影只。”既简洁,又比直接说“孤单”更有画面感。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