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裘伤皮
出自 《晋书·张轨传》
释义: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
现代解析
“反裘伤皮”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反穿皮衣伤到毛皮”,用来比喻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行为。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古时候有人冬天反着穿皮袄(毛朝内、皮朝外),觉得这样更暖和。但皮面朝外容易被树枝划破,结果为了省一点保暖的功夫,反而把贵重的皮衣弄坏了——这就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西瓜”。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
1. 短视的代价:只顾眼前小利(比如反穿方便),却忽视更重要的长远损失(皮衣破损)。生活中像为了省钱买劣质商品,结果用两天就坏,反而花更多钱。
2. 本末倒置:皮衣的核心价值在于完好的皮面,反穿却破坏了根本。就像熬夜加班赚奖金,却搞垮了身体,违背了工作的初衷。
它的魅力在于用生活化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戳中人性弱点。直到今天,我们仍会遇到类似的选择困境,比如为了赶时间闯红灯反而出事故——这时候“反裘伤皮”四个字,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