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泪俱下

出自 清代 赵翼 《瓯北诗话》

释义:俱:全,一起。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为悲痛。

现代解析

“声泪俱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声音和眼泪一起下来”,形容一个人边说边哭,情绪激动到难以控制的状态。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讲述自己遭遇的重大委屈或悲伤往事时,声音颤抖、眼泪止不住地流,甚至说话断断续续——这就是“声泪俱下”最生动的表现。它强调的不仅是哭,更是“哭诉”的过程,情绪和语言同时爆发,让人感受到当事人内心的强烈痛苦或真诚。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它用简单的四个字,直接勾勒出一个人崩溃或极度动情的瞬间。比如:
- 用在批评中:可能暗示对方用夸张的哭诉博同情(比如“他声泪俱下地辩解,但证据面前没人相信”)。
- 用在同情中:则突出当事人的真挚(比如“老人声泪俱下地回忆战争年代的苦难”)。

它比单纯说“大哭”更有画面感,因为加入了“声音”的细节,让人仿佛亲耳听到哽咽、亲眼看到泪落。生活中,我们可能用它描述感人的演讲、激烈的争吵,或者一个人坦白心声时的脆弱时刻。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