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塞磊落

出自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释义: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现代解析

“抑塞磊落”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矛盾,但恰恰体现了人的复杂性和真实魅力。我们可以拆开来看:

抑塞:就像心里堵着块石头,形容人遇到困境时憋屈、不得志的状态。比如职场被排挤、才华无人赏识时的郁闷感。

磊落:指心胸像堆叠的石头一样坦荡分明,形容人光明正大、不耍心眼。比如做事公开透明、犯错敢认的直爽性格。

合起来的妙处:这个成语精准捕捉了“现实困境与精神境界的反差”——即使身处低谷(抑塞),依然保持坦荡的品格(磊落)。比如:
- 一个被冤枉的官员,虽遭贬职却不背后报复;
- 创业失败的老板,负债累累仍坚持诚信还款。

为什么动人? 它赞美的是“骨子里的硬气”:世界可以打压我,但我选择活得敞亮。这种在逆境中依然坚守原则的态度,比顺境中的高尚更难能可贵。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