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文人相轻”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读书人之间容易互相看不起、挑毛病。就像两个会写文章的人碰一块儿,不是欣赏对方的才华,反而总觉得自己更厉害,暗地里较劲挑刺。
这种现象其实挺有意思的。比如现在网上有些专家吵架,明明都是文化人,非要争个高低,抓住对方一点小问题就放大攻击。就像两个厨师不去研究怎么做菜更好吃,反而整天批评对方刀工不行——说到底,是优越感在作祟。
更深一层看,这暴露了知识分子的通病:懂得越多,越容易把才华当武器而不是工具。就像两个人各拿一把好剑,本该切磋武艺,结果全用来戳对方痛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取长补短,但很多人困在了“我必须比你强”的执念里。
这个成语给我们的提醒很实在:别让才华成为傲慢的资本。真正的文化人,应该像大树一样——站得高是为了看得远,而不是为了俯视别人。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