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气正

出自 《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

释义:犹言辞严义正。

现代解析

“辞严气正”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言辞严厉,态度端正”,形容一个人说话严肃认真,立场坚定,不带半点含糊或讨好。它像一把尺子,专门用来衡量那些在原则问题上不退缩、敢于直言的场景。

举个例子:假如有人歪曲历史事实,一位学者站出来用确凿的证据反驳,说话铿锵有力,不绕弯子,这就叫“辞严气正”。它强调的不是凶巴巴的语气,而是话语背后的正直和勇气——就像家长教育孩子时,可以语气温和,但道理必须讲明白,底线绝不松动。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把“怎么说”和“为什么说”绑在了一起。光有严厉的措辞(辞严)容易显得咄咄逼人,但加上正直的动机(气正),就变成了值得尊敬的担当。生活中,无论是揭穿谎言、拒绝不合理要求,还是维护公平,都需要这种“刚直不阿”的态度。它提醒我们:正确的观点,就该理直气壮地表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