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轰雷贯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巨大的雷声穿透耳朵”,用来形容声音极大或话语震撼人心,让人瞬间警醒、印象深刻。
它的精髓在于用自然界的雷霆之力,比喻两种情景:
1. 物理上的巨响:比如战场上炮火连天,爆炸声像雷劈一样震得人耳朵发麻;
2. 精神上的冲击:当听到一句醍醐灌顶的话(比如批评或重要提醒),会像被雷声突然惊醒,内心受到强烈触动。
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我们都有过被雷声吓一跳的经历,用它来形容"声音大"或"话语震撼"时,能瞬间让人联想到那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和冲击力。比如老师一句严厉的批评"轰雷贯耳",比单纯说"批评很严厉"生动十倍。
郑光祖
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