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赞誉

出自 唐代 韩愈 《柳志厚墓志铭》

释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现代解析

“交口赞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众口同声地称赞”,就像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夸同一个东西。它特别强调“多人一致认可”的场景,不是一两个人随便说说,而是大家真心实意地集体叫好。

比如一款新手机发布后,用户、专家、媒体都夸它好用,这种全社会自发的好评就可以用“交口赞誉”。它比单纯说“很多人夸”更有画面感——仿佛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称赞的声音,显得更有说服力。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交口”(交叉的嘴巴)这个形象,把抽象的口碑具象化了。生活中我们遇到真正优秀的事物时,常常会看到这种“众人齐夸”的现象,比如一家口味地道的小餐馆,可能邻居、游客、美食博主都会不约而同推荐,这就是“交口赞誉”的现实写照。

注意使用时一般指被大众广泛认可的事物,如果只是小圈子里的好评,或者表面客套的奉承,就不太适合用这个成语。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