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龙去

出自 唐代 杜甫 《骊山》

释义:同'鼎成龙去'。

现代解析

“鼎湖龙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鼎湖的龙飞走了”,用来比喻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去世。

它的故事背景和黄帝有关。传说黄帝晚年铸鼎成功,有龙从天而降,接他升天成仙。百姓们舍不得他离开,拽住他的衣角想挽留,结果只扯下了他的弓和衣服。后来人们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作“鼎湖”,用“鼎湖龙去”来含蓄表达重要人物离世。

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神话表达现实:不说“死亡”,而是用“龙飞走”的传说来比喻,既尊重逝者,又让悲伤的事显得有诗意。
2. 含蓄而庄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比如历史记载或悼念文章里,比直接说“去世”更文雅。
3. 暗含敬仰:龙象征尊贵,用“龙去”暗示逝者像黄帝一样伟大,体现后人的追思。

今天虽然很少用这个成语,但它体现了古人用典故委婉表达情感的传统智慧,也让历史人物的离去多了一层神话色彩。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