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

出自 宋代 周敦颐 《通书·文辞》

释义:载:装载,包涵。道:道理,学说。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或学说的。

现代解析

“文以载道”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用文章来承载道理”,简单来说就是:写文章不是为了炫技或堆砌辞藻,而是为了传递有价值的思想。

它的核心魅力在于强调文字的“责任感”——好文章就像一辆车,关键不是外壳多华丽,而是车里装的“货物”(道理)是否对读者有用。比如:
1. 反对空谈:反对那些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的文章,就像包装精美的礼盒里却空无一物。
2. 注重实用性:鼓励写作时思考“我的文字能帮别人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启发?”
3. 贴近生活:无论是讲人生哲理还是科普知识,都要让人读得懂、用得上,而不是故作高深。

举个例子:
• 白居易写诗追求“老妪能解”,就是“文以载道”的实践——用通俗的语言讲清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
• 现代人写科普文章,如果把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成易懂的比喻,也是同样的逻辑。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文字的力量在于“有用”,而不仅是“好看”。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