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义正

出自 宋代 张孝祥 《明守赵敷文》

释义:见“义正辞严”,义:道理。辞:语言。道理正确,措词严厉。也作“义正词严”、“辞严义正”。

现代解析

“辞严义正”这个成语很好理解,拆开看就是“言辞严厉,道理端正”。它形容一个人说话时态度严肃认真,讲的内容又非常公正合理,让人一听就觉得有分量、有底气。

举个例子:假如有人欺负弱小,另一个人站出来严厉批评他,并且句句在理、不偏不倚,这时候就可以说这个人“辞严义正”。它既强调说话的气势(不是软绵绵的),更强调内容的正义性(不是胡搅蛮缠)。就像老师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嬉皮笑脸,也不能乱骂人,而是要用严肃的态度讲清道理——这就是这个成语的精髓。

它的魅力在于,短短四个字就同时抓住了“表达方式”和“内容核心”两个关键点。生活中我们遇到需要据理力争的情况时,这个词就是最好的形容。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