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道

出自 元代 关汉卿 《哭存孝》

释义: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迭桥'连用。

现代解析

《逢山开道》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遇到山就开辟道路”,但它的核心内涵要生动得多。

想象一下:一群人在前进时突然被一座大山挡住去路,普通人可能会犹豫退缩,但真正的行动派会直接动手开路——没有工具就造工具,没有路就凿出一条路。这个成语就是在赞美这种“遇到障碍就主动解决”的闯劲儿。

它强调两点关键精神:
1. 不逃避问题:困难像山一样横在眼前时,第一反应不是绕道或放弃,而是直面它。
2. 用行动突破:光有决心不够,必须动手去改变现状,哪怕过程艰难。

比如创业时资金不足,有人会抱怨“条件不成熟”,而“逢山开道”的人会想办法拉投资、精简成本,硬生生闯出一条活路。这种果断和创造力,正是成语的魅力所在。

它和“愚公移山”有点像,但更突出“主动出击”的魄力——愚公是坚持,而逢山开道是立刻行动。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