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开河

出自 元代 王实甫 《西厢记》

释义:随口乱说一气。[近]信口雌黄。[反]守口如瓶。

现代解析

“信口开河”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顺着嘴巴开出一条河”,听起来挺夸张对吧?它用来形容人说话不经大脑,像河水泛滥一样随口乱扯,完全不顾事实和逻辑。

想象一下:有人为了显摆,把芝麻小事吹成惊天动地,或者根本不懂某个话题却装专家滔滔不绝。这时候他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水闸”,假话、大话、空话哗啦啦往外冲,根本停不下来。这种行为往往让人尴尬——听的人发现漏洞百出,说的人还沉浸在自己编的故事里。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开河”这个动作,把“不负责任地胡说”变得画面感十足。它提醒我们:说话要像修堤坝一样有边界,否则真话假话混成泥石流,既淹没了诚信,也可能冲垮别人对你的信任。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