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于中

出自 《官场现形记》

释义:指意念专一,不因外界影响而动心。后亦指内心毫无触动,对事情毫不在意。

现代解析

“无动于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心里一点儿也不受触动”,形容人对外界事物完全冷漠,既不关心,也不受影响。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有人看到路边乞丐乞讨,却面无表情地走过,既不施舍也不同情,这就是“无动于中”。它强调的是一种麻木、冷淡的态度,甚至带点贬义,暗示这个人缺乏同理心或责任感。

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用简单的四个字,精准刻画了人性中一种“事不关己”的疏离感。比如新闻里报道灾难,有人捐款捐物,但也有人看完就划走,毫无反应——后者就是“无动于中”的典型表现。

它的魅力在于警示意义:提醒我们别活成冷漠的旁观者。社会需要温度,而“无动于中”恰恰是浇灭温度的那盆冷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