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仁义道德”这四个字,拆开看其实很简单:
仁——对人友善,将心比心;
义——做事公正,不占便宜;
道德——行为有底线,不伤害他人。
合起来就是:做人要善良正直,做事讲规矩良心。比如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忙(仁),朋友托付的事说到做到(义),不撒谎骗人、不损人利己(道德)。
它的魅力在于:
1. 不空洞:不是喊口号,而是具体到日常小事。比如公交让座是“仁”,欠债还钱是“义”。
2. 有力量:能让人信任你。一个讲仁义道德的人,朋友多、路更宽。
3. 人人可学:不需要高深学问,关键是行动。对快递员说声谢谢,也是“仁”的体现。
现实中,有人用它伪装(满口道德却做坏事),所以真正践行的人更可贵——心里装着别人,手上不亏欠别人,这就是它的精髓。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